3D打印检验标准对于确保3D打印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,涵盖了尺寸精度、表面质量、机械性能和材料性能等方面。以下是常见的检验标准:
标准:ISO 2768(一般公差标准)或ASTM D638(拉伸试验标准)。
检验方法:使用卡尺、千分尺和坐标测量机(CMM)等工具测量关键尺寸,并将其与设计图纸进行比较。
标准:ISO 1302(表面粗糙度标准)或ASTM D523(光泽度标准)。
检验方法:通过目视检查、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或光泽度计评估表面光洁度、层线、毛刺等。
标准ASTM D638(抗拉强度)、ASTM D790(抗弯强度)和ASTM D256(冲击强度)。
检验方法:通过拉伸、弯曲和冲击试验评估强度、韧性和其他机械性能。
标准:ASTM D792(密度)、ISO 11357(热分析)。
检验方法:通过密度测试和热分析(如DSC、TGA)验证材料密度、热稳定性等。
标准:ISO 2768(几何公差)。
检验方法:使用CMM或3D扫描仪检查几何形状、孔位置、壁厚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标准:ASTM E1444(无损检测)。
检验方法:使用X射线、CT扫描、超声波检测等检查内部缺陷,如孔隙和裂纹。
标准:根据特定的后处理技术(如抛光、喷砂、涂层)定义。
检验方法:通过目视检查和表面粗糙度测试评估后处理效果。
标准:根据产品应用(如密封、耐磨性)定义。
检验方法:通过压力测试、磨损测试等验证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。
标准:ISO 4892(耐候性)、ASTM G154(紫外线老化)。
检验方法:通过耐候性和耐腐蚀性测试评估产品在不同环境中的耐用性。
标准:ISO 10993(生物相容性)。
检验方法:通过细胞毒性、过敏反应测试等确保材料适用于医疗应用。
3D打印检测标准因应用领域和材料而异。有必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标准和方法,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符合预期。